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我读《易经》为何不究象数

2025-04-12

图片

       原因有二:

       其一,能力有限,面对几千年前的文字,不能通古,又不想人云亦云、牵强附会。故,想究,也究不了。

       其二,象数在书中有很多扞格不入之处,其意不可解,难以自圆其说,越钻研越碰壁,越摸索越扑空,不免碰壁而凿孔穿隙,扑空而增枝添叶,使其巫术化越来越深。故,亦不想究。

      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:

      《易传》多用象数解释《易经》的卦名、卦义与卦辞、爻辞,以抒写其对于自然界、社会、政治、人生诸方面的种种观点,因而解释《易传》,研究其中的哲学思想,不能完全扫除象数说。但是,我认为解释《易传》,讲明其固有的象数说即可,至此而止,不可多走一步。原无象数说的地方,就保存其朴素的面目,切勿再援用《易传》增涂象数说的色彩。

       对比,高亨先生的主张是:“讲《经》不必受《传》的束缚,谈《传》不必以《经》为归宿,照察两书的本来面貌,探求两书的固有联系,才是研究《周易》经传的正确途径。”

       我认可高亨先生的观点。

图片

▲《周易古经今注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)

       展开来说:

      《易经》本是筮书。每卦有它的卦象、每爻有它的爻象和爻数。爻变则卦变、卦爻变则象也变。古人在占筮时、某卦某爻的为吉为凶、自然是以卦爻的象数为根据,某卦写上某种卦辞、某爻写上某种爻辞、也应该以卦爻的象数为根据。所以讲《易经》的占筮是离不开象数的。但是讲《易经》的卦爻辞则可以不管象数。

       纵观《易经》《易传》,卦爻辞有些语句与象数的关系可以理解,有些语句与象数的关系难于理解。

       例如八卦的基本象征是《乾》为天、《坤》为地、《震》为雷、《巽》为风、《坎》为水、《离》为火、《艮》为山、《兑》为泽。然而《乾》卦的卦爻辞没有一句谈天,《巽》卦的卦爻辞没有一句谈风,《离》卦的卦爻辞没有一句谈火,《艮》卦的卦爻辞没有一句谈山,《兑》卦的卦爻辞没有一句谈泽。只有《坤》卦的爻辞,初六“履霜坚冰至”,上六“龙战于野”并非讲地,而与地有关,《坎》卦的爻辞,初六”习坎,入于坎,窞”,九二“坎有险”,六三“来之坎,坎险且枕,入于坎,窞”,九五“坎不盈,祗既平”,并非讲水,而与水有关。

       而《震》卦的卦辞,“震来虩虩,震惊百里”,爻辞初九“震来虩虩”,六二“震来厉”,六三“震苏苏,震行无眚”,九四“震遂泥”,六五“震往来”,上六“震索索,震不于其躬,于其邻”,却全在讲雷。

       卦爻辞或与卦的基本象征有关、或与卦的基本象征无关,如此参差歧异的象实在难以理解。

       又据《说卦》,《乾》的卦象不为龙、《震》的卦象乃为龙,而《乾》卦爻辞,“潜龙勿用、见龙在田、飞龙在天、亢龙有悔”,竟大谈其龙,这也难于理解。

       上述二类,其例很多。由此看来、卦爻辞与象数的关系,有显有晦,晦者不可强做说解。

       我们如果认为卦爻辞都是根据象数而写的,遍览历代众家汗牛充栋之说,把找出卦爻辞与象数的关系看成研究《易经》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,定会使我们陷入纷纭纠缠,坠入五里之雾。

       这就是我读《易经》不谈象数,不把《易经》看作“无所不包”、“无所不能”的神秘之书,只把它看作上古史料,从中探求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及人们思想意识的原因。

       从这个目的出发来读《易经》,只考究卦爻辞的原意如何即可,如果能从中再体悟出一些哲学意义上的道理,那就更好了。

图片

       参考书籍:

       高亨《周易古经今注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返回